选择语言:体中文|E‍nglish

 
招贤纳士
_faiMaterial_000009


本课题组招收具有以下研究背景的博士后:

1. 细胞生物学

2. 分子生物学

3. 转基因鼠相关研究

--------------------------

联系人:骞老师

电 话029-88461840

邮 箱:

qianair@nwpu.edu.cn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710072

骞爱荣教授团队在病原微生物检测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骞爱荣教授研究团队在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Hz-TDS检测病原微生物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团队开发了一种结合RPATHz-TDS的新型检测方法,从而实现对病原微生物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及快速检测,该方法的扩增与检测总时长小于40 min。所开发的RPA-THz检测体系具有高度准确性、良好重现性和短检测时间等优点。本研究为病原微生物的快速精准检测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应用示范,同时为RPA-THz传感器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推动了公共卫生技术的进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医学光学领域的学术期刊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SCI二区)上。


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可导致多种感染性疾病,甚至引发大规模传染病。病原微生物引发的感染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隐患,现有检测方法(如ELISAqPCR)难以同时满足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及快速检测的要求。所以本研究以大肠杆菌O157:H7、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和白色念珠菌分别作为细菌、病毒和真菌的代表性模型。通过优化RPA反应条件、利用磁珠(MB)和生物素修饰探针对RPA产物进行富集、测量RPA产物的THz吸收,还评估了RPA-THz检测体系的特异性、检测限、线性关系、准确度和精密度等,结果表明该检测体系具有较高的选择特异性,能够准确识别复杂样本中的目标分子,且灵敏度较好,也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与qPCR方法的比较显示,RPA-THz的检测灵敏度高出三个数量级,表明其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本研究还应用RPA-THz检测体系,对牛奶、房水和唾液样本中的病原微生物(大肠杆菌O157:H7VZV白色念珠菌)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准确地从复杂样本中识别病原微生物,具备定量分析能力,为病原检测的快速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示范。

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伏旭鹏为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黄林涛和西安市人民医院陈颖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田野副教授为通讯作者,骞爱荣教授、西安市人民医院吴利安主任医师和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程东浩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重点研发项目、西安市人民医院科研孵化基金、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和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成果转化“三改”试点项目等的支持。